近年来,中国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在不少地方出现了现代化特色养殖的低成本经营模式。通过大规模、标准化的生产,结合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农业产业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以云南省为例,该地区通过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的要求,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其中,中交怒江绿色香料产业园已经引进8家加工企业,投产了22条生产线,生产的草果正气茶、泡草果等深加工农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怒江州科学技术局局长和春梅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开展科研工作,加大科技和成果转化应用力度,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产业优势。
此外,云南省还推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初步形成了以蔬菜、水果、花卉生产基地为基础,以冷链物流市场为依托的冷链物流设施网络。这些设施的建设可以延长水果的销售期,实现错时、错季销售,提升农产品的效益。
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种植面积约10.2万亩的柑橘产业面临着提升效益的挑战。为此,当地鼓励和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如大型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等,加大水果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的建设。通过冷库的建设,水果的销售期可以延长半年,从而实现水果的错时、错季销售,进而提高农产品的效益。
还有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景迈山茶产业,通过对古茶林资源的自然保护,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涌现出茶旅自然游、民俗游、文化演出等多种业态。茶农不再仅仅种茶和卖茶,而是开办起民宿和农家乐,实现了茶旅融合发展。景迈山景区已经有17家农家乐和21家民宿,今年以来已经接待了16万余人次的游客。
综上所述,现代化特色养殖的低成本经营模式在中国农业产业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和冷链物流设施的建设,农业产业化水平得以提升,农产品的产值也不断增加。同时,产业融合发展也带动了乡村振兴,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实现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